本年一季报显示,多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依然处于下行通道。这表明工程机械行业在“4万亿”刺激下的畸形繁荣已经结束,正在回归缓慢增长的常态。
凡事有利有弊,这或许有利于工程机械企业改变在行业高速增长时期“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状况,在行业调整阶段来提升经营质量,控制风险,回归理性竞争。
缓增长时期
5月23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莹在协会“2013年统计工作会议”上披露,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共完成营业收入5626亿元,仅比2011年增长2.96%。
其中出口18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进口56.91亿美元,同比下降37.4%。吕莹表示,今年前四个月主要产品销量回暖态势初现,但持续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他同时认为,当前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困难是多年来行业自身存在问题的集中爆发和宏观经济形势大起大落带来的,并不预示着行业发展前景不好。目前行业正处于由高速发展过渡到平稳发展的调整阵痛期。
事实证明,自2011年二季度开始,2010年那种井喷式的增速就已然趋缓,2012年则可谓是近十年来极为困难的一年。
兴业证券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柳工、厦工股份、山推股份等十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今年一季报财务数据分析表明,行业营业收入同比降幅扩大、净利润同比降幅仍然较高。
但环比看,今年一季度的整体收入和净利润要高于去年四季度,已接近去年三季度。因此,兴业证券预计,去年四季度或成为本轮下行周期的销售毛利率低点。
与此同时,工程机械行业在2012年以来可谓不胜纷扰。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这样的龙头企业也负面新闻缠身,“裁员门”、“出走门”、“虚假销售”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手之间由微博上的互相指责到“比武现场”的推搡武斗,可见竞争之激烈,也表明行业之无序。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来看,行业整体上对去年预判不准。中联重科在去年二季度发现行情不对后,已开始主动收缩防范风险,去年5月份后就调整了销售政策,加快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以上资料由苏州硕朔五金工具整理发布(www.fondribnikar.com)转载请保留